王平全:200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,2013年随从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党中勤主任,2018年拜经方名师杨兆林为师,2019年投入何庆勇教育黄埔班学习经方,2022年随从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派别第西代传东谈主,广安门中病院庞博教育学习。
个东谈主擅长:擅长调理肺,胃肠疾病,妇科月信不调,各式结节肿瘤,以及赤子脾胃腐败等慢性病,尤其善于调理鼻炎过敏性鼻炎和颈肩腰腿痛。
竹叶石膏汤
原文:伤寒解后,虚羸少气,气逆欲吐者,竹叶石音汤主之。
构成:竹叶二把、石膏一斤、半夏半升、麦冬一升、东谈主参二两、炙甘草二两、粳米半升。
用法:上七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内粳米,煮米熟汤成,去米。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咱们学一个方,学一个条规一定要从原文中去学,学古东谈主的原方高兴。
辨阴阳易差后复劳病证并治法392、伤寒,阴阳易之为病,……烧辉散主之
393、大病差后,劳复者,枳实栀子豉汤主之
394、伤寒差以后,更发烧,小柴胡汤主之。脉浮者,以汗解之;脉千里者,以下解之
395、大病差后,从腰以下有水气,牡蛎泽泻散主之。
396、大病差后,喜唾,久不明晰者,胸上有寒,当以丸药温之,宜理中丸。
397、伤寒解后,虚赢少气,气逆欲吐,竹叶石膏汤主之
咱们学这个竹叶石膏汤为什么要来共享这几条原文,咱们读经典要分读,要合读,一皆读,前后读,对照读,要在其中找疏导,找不同,找疏导里的不同,找不同里的疏导。也即是说,咱们在读经典的时辰,既要分开来读,每条的逐字,逐句,细到每一个字都要知谈他是什么意念念。还需要整合来读,即是把几条以至几十条合在一皆来读,如《伤寒论》的条规,前后都是有照看的,不是每一句分开的,是以,咱们要前后读,对照读。咱们要从条规当中去找疏导的部分,也要找他不疏导的部分,还要从条规当中疏导内部去找出不同的处所,也要从不同确当中去找疏导的处所,这么更成心于意会条规。
第392条说的是阴阳易,用烧裈散来调理阴阳,393条说,因劳而产生的邪气来复,用枳实栀子豉汤来清利邪气,因劳而病邪回应,是不是更虚了,是不是需要补,关联词,这里教咱们而是用清的方针。第394条告诉咱们的是一个法,也主是病在半表半里的小柴胡合治法,在外用汗解,在内用下解,这即是告诉咱们治病的法,即是伤寒之后也需要咱们来辨证论治。395条告诉咱们腰以下有水气,用牡蛎泽泻散来利水。咱们当前就知谈了,底下有水的用逐水法,上头有水用汗法。
第396和397这是咱们要追究读的处所,他们的分别在那边,疏导点在那边?396用的是理中丸,397用的是竹叶石膏汤,这两条告诉了咱们什么?领先咱们来找疏导处,396是大病好了以后,397是伤寒好了以后,大病和伤寒有什么分别?有什么疏导之处呢?
大病者,恶风伤寒,疫疠之雷同,也即是说伤寒和大病,即是一个病,当年伤寒病都是称为大病,这是他的疏导之处;不同之处是396条是寒,喜唾,久不明晰,是脾阳虚,津液多,还评释了胸上有寒,以丸药温之;397条是热,虚赢少气,气逆欲吐,这是胃阴虚,津液耗费,这条天然莫得明说有热,关联词,咱们从方剂上看石膏的用量就知谈他用的是清法,也即是热就含在其中,这即是读伤寒,读出他的宅心。
396条用理中丸温通脾寒,397条用竹叶石膏汤来清补肺胃之津。理中丸和竹叶石膏汤里都有东谈主参、甘草来补虚,不同之处,理中丸用干姜来温,竹叶石膏汤用石膏来清,同是竹叶石膏又加了补虚赢少气的麦冬。这即是咱们学习《伤寒论》的主要设施。
竹叶石膏汤,'伤寒解后,虚羸少气’,羸者瘦也,也即是偏瘦的东谈主,因为寒伤形,是以,形骸也受伤了,'气逆欲吐’也即是中气,胃气受伤以后出现了胃气上逆的一种反馈,调理就用竹叶石膏汤,清中有补,补中有清。
竹叶石膏汤的构成,看似简便,竹叶,石膏,半夏,麦冬,东谈主参,炙甘草,粳米。咱们再看他的用法有什么特色呢?咱们平素煮药都是把药放在一皆煮,要嘛即是先煎,要嘛即是后下未必是包煎。而竹叶石膏汤的煮法是而是把药用一斗水煮成六升,煮完以后,把药滓去掉,再把粳米放进去煮,煮到米熟汤成,他是把竹叶、石膏,半夏,麦冬,东谈主参,甘草,煮成的汤药,用这个汤药来煮粳米,把粳米煮熟以后,把这个米去掉,这才是竹叶石膏汤的煮法。这种用法,亦然咱们需要小心的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竹叶:味苦平,主咳逆上气,溢筋急,恶疡,杀小虫。
石膏:味辛微寒。主中风寒热,心下逆气,口干苦焦.
半夏:味辛平。主伤寒,寒热,心下坚,下气,喉咽肿痛,头眩胸胀,咳逆肠鸣,止汗。
麦冬:味甘平。主亲信结气伤中伤饱,胃络脉绝,羸瘦短气
东谈主参:味甘微寒,主补五脏,安精神,定魂魄、止惊险。
甘草:味甘平,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,坚筋骨、长肌肉、倍力。
竹叶石膏汤以微寒来清热,以平来降胃气,再用甘味的补中,这是一个举座的调理用药设施。
竹叶是调理咳逆上气的,石膏治心下逆气,半夏治心下坚,下气,麦冬治伤中伤饱,羸瘦短气;东谈主参补五脏,甘草长肌肉倍力。竹叶石膏汤有清有补。
竹叶石膏汤中的石膏值得要点说一下,他不错治中风寒热,心下逆气,惊喘,口干舌焦,不行息,腹中坚痛。
每个药在每个方中起的作用都是不通常的,如石膏,在大青龙汤中是治中风的;而在竹叶石膏汤中是治心下逆气;而在白虎加东谈主参汤中是调理口干苦焦;在木防己汤中,石膏是调理腹中坚痛,不行息的,是一个腹黑病,心衰的病东谈主是不行息为主,腹中坚痛的。是以,石膏在每个方中的用法是不同的,不是每一个方都是清热。还有半夏亦然在每个方中的作用都不通常。
方解:伤寒、温病、暑病之后,余热未清,气津两伤证,竹叶与石膏:清热除烦,降气止逆;
半夏:降逆和胃,下气止逆;
东谈主参与麦冬:益气养阴,生津止渴;
甘草与粳米:弯曲胃气。
诸药合用,热祛烦除,气复津生,胃气长入,诸证愈。
配伍特色:清补并行,由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《医宗金鉴》
不传之秘a、石膏量大
b、阴虚胃气上逆,仲景只用半夏,没用生姜;
c、小心煎服设施;
d、中枢方证:腐败孱羸,气短,心烦,口渴,干呕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干事,总计本色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本色,请点击举报。